銳利之王,經典Biotar

晚上9:34 jk 1 Comments

筆者第一次寫器材文章,先以收集得最多的標準鏡焦段開始。有別於一般的器材玩家,筆者不會以單以接口作分類,更會以鏡頭結構入手。本文作為序章,先以筆者最喜愛,最經典而且最銳利的鏡頭結構 -- Biotar -- 起手。

其實尋找世上最完美鏡頭的科學研究早於19世紀開始。直至1896年,鏡頭鬼才設計師Paul Rudolph已計算出世上最完美的鏡頭結構,並且進行製作。這顆雙高斯設計鏡頭擁有6片鏡片,分為4個群組。由於擁有高度的對稱性,像場亦異常平坦,因而被稱為Zeiss Planar。第二及三組鏡片的Anastigmat結構可以有效消除色散,加上F/4.5的高速光圈(當時而言),這樣的設計可以說是完美。


可是當時仍是攝影術起步的時代,只有人手研磨的鏡片,沒有甚麼鍍膜技術(鏡頭鍍膜是二戰時期才開始開發)。Zeiss Planar由於鏡片數量多,而鏡片空氣接觸面會有一定程度的光線反射,做成昡光。縱使Zeiss Planar在數學上已是世上最完美的設計,種種的技術原因,使得三片三群的Triplet (Cooke) 及四片三群的Tessar成為二戰前前的主流設計。

本圖是一張標準鏡頭結構發展的圖表,今次主要會說左下方的Xenon/ Biotar。
二戰後,鏡頭鍍膜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相隔近半世紀後,由於單鏡反光機的發明,鏡頭設計師找尋一種鏡頭後方擁有充足空間予反光板操作的鏡頭設計。各間鏡頭廠給出的答案一致認為,雙高斯是最佳的選擇。最早期的雙高斯設計都是以Biotar為主軸,直到約30年後Voigtlander改良並發明出Ultron設計後,設計主流才轉為由六片五群的Ultron,而不再是擁有一系列缺點的Biotar。

Biotar不是世上最銳利鏡頭嗎?為何還有缺點?對,Biotar雖是世上解像力最強的設計,但是Paul Rudolph並沒有針對散焦進行計算。Biotar結構最大的缺點,就是擁有非常強的二線性及光圈蝕。在散景方面,人們追求夢幻creamy,並認為二線性是由於鏡頭設計不佳所做成。最終的結果,就是世上都只用上有很高銳利度及Creamy散景的Ultron。鏡頭之間,再也看不出其獨特性。

筆者現收集了7支Biotar結構的鏡頭,左起:
1. Carl Zeiss Jena T 58mm F/2 Biotar
2. Zenit Helios 40-2 85m F/1.5
3. Nikkor-H 50mm F/2
4. Hasselblad Carl Zeiss 80mm F/2.8 T* Planar(120鏡頭)
5. Contax G Carl Zeiss 45mm F/2 Planar T*
6. Mamiya Universal 100mm F/2.8 (120鏡頭)
7. Helios 44M 58mm F/2
筆者的藏品暫都是常見的銘鏡,亦是Carl Zeiss或山寨蔡司的鏡頭。在M42及Exakta銘鏡接口中,最有名氣及最貴的一支就是Carl Zeiss Jena 75mm F/1.5 Biotar (大B),Ebay的售價每支都是一萬以上。筆者聽聞在80年代的香港鴨寮街,有一個清潔工在後巷拾到一支大B,被無良鏡頭二手商人以$50港元買入,震驚當時香港的二手鏡頭市場。當然,他說那支鏡頭本身是有問題,才會以如此價錢購入。以上傳說,更為Biotar加添傳奇色彩。

由於Biotar的成功,蘇聯亦以自身強大的山寨工藝(笑甚麼,中國至今都未能山寨出一支有自己歷史的銘鏡),製作出Helios系列,至今仍有新鏡推出。

Biotar的銳利度有多強?世上最銳利的標準鏡,在2015年的今天,仍最少有4支是以Biotar設計的,分別為
1. Carl Zeiss Loxia 50mm F/2 Planar T*
2. Carl Zeiss ZM 50mm F/2 Planar T*
3. Contax G Carl Zeiss 45mm F/2 Planar T*
4. Leica 50mm F/2 Summicron

不同的廠商之間,使用的名字都有一點不同,Biotar是東德蔡司(Carl Zeiss Jena)所採用的名字。「Bi-」就是「雙」的意思,意指雙高斯設計。西德蔡司則採用Planar的原名,當中是涉及兩廠間的品牌使用權等複雜問題。而Leica的Summicron, Schneider的Xenon, 都是指同一設計的鏡頭。上述的1-3號鏡頭,二十多年來主要都只有接口的改變,光學上的變化,只是在實驗室中才能測量出來。而當年Contax G45推出的時候,是被稱為世上第二銳利的鏡頭(第一是Canon 200mm F/1.8),作為Zeiss進擊Leica RF系統的急先鋒,Contax一下子就把當時世上最強的Leica Summicron打倒了...一打就是20年...你叫Leica怎樣好呀...還好Leica 80年來的連動測距工藝不是省油的燈,Contax G倒下了,但是Zeiss卻走上邪魔之道,將G45改為Leica M mount,直至今日仍以一流第三方鏡廠延續Biotar的傳奇。

現代鏡頭,如Zeiss的Otus及Leica 的 APO Summicron,都需要使用上極高工藝需求的非球面鏡,才可以在解像力上超越Biotar,但隨之而來就是像場不平坦問題。Biotar設計,無論是在100年前的萌芽階段,還是今日以電腦作鏡頭運算的時代,還是一個無可取代的人類智慧結晶。

鏡頭的測試圖將在以後的文章提及。

已知的Biotar結構鏡頭:
Carl Zeiss Jena Biotar 58mm F/2
Carl Zeiss Jena Biotar 75mm F/1.5
Carl Zeiss Jena "Night" 80m F/2
Carl Zeiss Jena Biotar 100mm F/2
Carl Zeiss Loxia 50mm F/2 Planar T*
Carl Zeiss ZM 50mm F/2 Planar T*
Contax G Carl Zeiss 45mm F/2 Planar T*
Contax Yashica Carl Zeiss Macro-Planar 60mm F/2.8 T*
Contax Yashica Carl Zeiss S-Planar 100mm F/4 T*
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50mm F/1.8 (斑馬,非完全Biotar結構)
Schneider Xenon 50mm F/2
Schneider Xenon 50mm F/1.9
Meyer Orestor/Pentacon 50mm F/1.8
Helios 44系列 58mm F/2
Helios 40系列 85mm F/1.5
Helios 77系列 50mm F/1.8
Zenitar 50mm F/2
Nikkor H 50mm F/2
Nikkor H.C. 50mm F/2
Nikkor H 85mm F/1.8
Fujinon 55mm F/1.8
Hasselblad Carl Zeiss Planar 80mm F/2.8 T*
Mamiya Universal 100mm F/2.8

1 則留言:

  1. 您好,我是北京,克诺影视KO Film Rental的卢晟。我很喜欢您写的文字,也觉得大家有相互喜欢的影像风格。非常希望认识一下,我的微信是,lusheng1855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