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頓以後:從康泰時到耶拿與基輔(五)
(續上文)
由於蔡司‧依康取回了德累斯頓瑞克的工廠,該廠於差不多的時候開始推出的新型康泰時單鏡反光相機。而西德的蔡司‧依康‧斯圖加特(Zeiss Ikon Stuttgart)的進度則落後很多。設計人員最初需要在沒有技術圖表的情況下設計新型號的相機、工具及生產線。西德的蔡司‧依康不像東德的蔡司‧依康般有瑞克工廠提供零件或工具。由於原料短缺,蔡司‧依康與供應商經歷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不像瑞克工廠已有一段時間的聯繫,供應商們並沒有專門為西德的蔡司‧依康提供原料。此外, 斯圖加特在戰前多是製作卷式菲林,如Nettar, Ikonta,
Super Ikonta等,並沒有任何製作35mm相機的經驗。他們需要為柏林的蔡司‧依康重新供應原料。康泰時IIa及IIIa型的相機於1951年開始生產。數年以後,新型的康泰時35mm單反Contaflex推出。雖然技術上仍有未完善的地方,但Contaflex仍是一件非常成功的產品。
斯圖加特康泰時基於戰前的版本改善了快門設計。由那溫於1947年前往紐約羅徹斯特前設計的小型35mm相機Ikonta, Contina及Contessa亦推出市場。這數款相機充分表演了那溫的設計風格:袖珍,輕易操作及創新的結構。
戰前的康泰時、耶拿康泰時及其後的基輔相機在內部的設計是有很大的分別。外觀上,這樣相機之間的差距只有很少,但在耶拿版本的內部結構在新生產線啟動前就經過修改。我找到一份資料說明何種的卡爾‧蔡司資產被送至蘇聯。這份資料是協助東德政府更換舊有器材並於耶拿及德累斯頓開始新的產業。同一時間,我知道西德卡爾‧蔡司曾經從非共產黨控制區將特殊機械送至耶拿及德累斯頓。這些機械主要來自哥廷根(Gottingen)的溫克爾(Winkel)及威茲拉(Wetzlar)的享索爾特(Hensoldt)。我估計位於東德的瑞克工廠亦有供應予這些公司。我不確定其他位置西德的蔡司持有公司如慕尼黑(Munich)的德克爾(Deckel) Compur及卡爾姆巴赫(Calmbach)的高塞爾(Gauthier) Prontor亦有提出類似的協助。除了為東德的工廠提供器械外,他們亦有可能尋找其他的客戶。這些製作快門的公司在其他機械領域上亦是表現優秀,當中德克爾的工廠於戰時亦像德累斯頓工廠般受到嚴重的轟炸。
在兩本關於康泰時的書籍中(彼德‧亨尼格的康泰時歷史(Peter Henning’s Historien Om Contax,瑞典文本)及佐佐木實的從康泰時到基輔(Minoru Sasaki’s From Contax to Kiev),包含了更多本文沒有收錄的資料。這兩書大部份的內容都是講述早期基輔相機的內部構造。先前講到早期的基輔相機是有不同的內部結構,其中只有少數是蔡司‧依康製的康泰時,大部份則是耶拿的康泰時。這很可能說明了部份德累斯頓的蔡司‧依康先被轉移至耶拿,並在薩爾費爾德,耶拿或是基輔作訓練蘇聯技師之用。在兩書中一張前面版的相片很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這並非基輔相機常見的西里爾文或是拉丁文,而是使用了一種不同的字體。在前面板的後方,可以清楚地看出康泰時的商標被刻在基輔的字樣之後。在1948年之時大部份德累斯頓的配件都被用盡。如果我們按著彼德的分析,我們可以稱此類早期蘇聯製相機為「德累斯頓基輔相機」。這樣的設計有可能是在不同地區的工廠都有提供技術訓練,又或是因為物料的短缺,因此每件可用的零件都會物盡其用。無可致疑的是,在戰後物資位短缺的時期,是有很多奇怪的相機及鏡頭。在戰爭時期,瑞典與德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瑞典擁有充足的鐵礦及能夠製造出世上最優良的球軸承,因此兩國一直保持著開放貿易,使得瑞典能夠自由購買德國所生產的大部份物品。直到1946年以前,瑞典人都能夠購買到帶有T鍍膜的新式康泰時II型相機。
德累斯頓基輔相機的前面板,字樣與一般常見的基輔相機不同 |
新增德累斯頓基輔相機的前面板後方,清晰可見康泰時字樣 |
一般常見的基輔相機 |
卡爾‧蔡司的記錄顯示出蘇聯對其他產品的興趣。在聖彼得堡周邊也有卡爾‧蔡司顯微鏡工廠轉移的活動。此一新顯微鏡工廠就是現在我們所知的列寧格勒光學機械聯盟(LOMO)。我認識的一位蔡司科學家A. 索內費爾德教授(Dr. A. Sonnefeld)曾在蘇聯一所天文儀器工廠工作五年。蔡司‧依康的光電池專家保羅‧加列殊(Paul
Görlich)亦在蘇聯工作五年後返回耶拿工作而非德累斯頓的攝影合作社。明顯地,蘇聯的雙筒望遠鏡也是在卡爾‧蔡司的協助下建立起來。
由於世界各國的卡爾‧蔡司設計師在戰後有著不同的發展,鏡頭的設計並沒有很大的變化。路德維格‧貝爾特勒於1943年前至施坦海爾(Steinheil)並於1945年離開德國進入瑞士的郊區。羅伯特·里希特(Robert Richter)和威利·默特(Willy Merte)則跟蹤美軍前往海德海姆(Heidenheim)。不久之後,默特與數名較低級的設計師接受了美軍的合同並前至美國。
恩斯特·萬德斯萊布(Ernst Wandersleb)由於妻子是猶太人,在戰爭年間被迫離開了耶拿的蔡司工廠並沉藉了數年。漢斯·索爾(Hans Sauer)成為了西德的領袖並帶領蔡司鏡頭的設計進入新紀元。最初在蔡司當學徒的哈利‧策爾納(Harry Zöllner)戰後從福倫達(Voigtländer)返回了耶拿並成為了東德卡爾‧蔡司的領導人物。
我找不到Super Ikonta類相機轉移的資料,此類相機後來是被稱為莫斯科相機(Moskva)。瑞克工廠應為此類相機的轉移準備了藍圖及物料。為免正面的市場衝突,蔡斯‧依康‧德累斯頓似乎並沒有繼續生產Super Ikonta。我希望對此有了解的人士提供更多的資料。佐佐木實的「從康泰時到基輔」一書對此類相機有詳細的介紹及比較。
總結:蔡司‧依康‧斯圖加特在戰後能夠迅速重新生產如Ikonta及Super Ikonta的風琴摺疊相機, 3-4年間則重建了Ikonta,Contina及Contesssa家族。新式的康泰時IIa及IIIa型相機於1951年投入市場,並在稍後的時間製作出康泰時單反相機。蔡司‧依康‧柏林於40年代後期重新開始製作盒式相機(Box Tengor)﹑依康雙鏡反光相機(Ikoflex) ﹑安全鎖系統及計算機。蔡司‧依康‧德累斯頓則於1947年將康泰時連動相機的生產從卡爾‧蔡司‧耶拿轉移至基輔的軍工廠。東德的蔡司‧依康利用瑞克的設備建立新的生的生產線以製作類近Ikonta的風琴摺疊相機(Ercona)及製作配上新式Tessar 37.5mm
F/3.5設計的Tenax I型相機。康泰時單反最初是使用蔡司‧依康的商標,但於1954年經由西德法院判決,東德蔡司失去了使用蔡司‧依康商標的權利。他們改用了額內曼大樓樣的商標,並配以蔡司‧依康的縮寫ZI,後來ZI的字樣被消去。康泰時的商標雖於1954年停止了使用,但仍可在一些部件中找到。康泰時的商標自此易名為潘太康,意指帶有五棱鏡的康泰時(Pentaprism
Contax)。*
在此感謝所有提供新資訊及圖片的人士。
拉里‧古帕斯 – 蔡司歷史協會期刊,2001年春季刊
(全文完)
*譯註:新式單反康泰時有兩個名稱方案,一為潘太泰(Pentacon),另一為賓得(Pentax),Pentax的商標後來售予日本的旭光學,成為今日的賓得公司
|
0 意見: